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下一步,武汉市将强化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在持续改善全市河湖水环境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水环境流域治理及生态系统保护的要素,推动河湖水环境从达标向健康提升。3月22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通报,2016年以来,武汉市以工业污染防治、农业污染控制、生活污水治理等为重点,全面统筹推进碧水保卫战各项工作任务。
加大武汉市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推进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加强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积极推进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处置装置改造。出台《关于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安澜长江、清洁长江、绿色长江、美丽长江、文明长江五大行动,创新实施六大保护机制加大武汉市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推进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加强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积极推进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处置装置改造。编制全市污水收集与处理专项规划,不断完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基本实现现状集中建成区全覆盖,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稳步提升,污泥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持续推进河湖流域三清专项行动,以三湖三河水环境流域治理为突破口,稳步推进全市雨污分流及管网混错接改造。
出台武汉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规定,全国首创长江汉江武汉段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实施长江汉江武汉段10年禁捕。依法取缔十小企业,实施涉水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涉水工业企业专项执法,严格工业企业环境准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严肃查处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2021年第一季度污染物的具体指标为:二氧化硫季均值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季均值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季均值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季均值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为1.0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数为12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一氧化碳污染物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均浓度限值二级标准
与去年同期相比,云浮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由100%下降为95.6%,下降了4.4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状况保持良好。2021年第一季度污染物的具体指标为:二氧化硫季均值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季均值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季均值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季均值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为1.0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数为12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一氧化碳污染物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均浓度限值二级标准。记者日前从市环境监测站了解到,2021年1~3月份云浮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优良天数为86天,轻度污染天数为4天,中度污染天数为0天,(监测有效天数为90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6%同时,坚持绿色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是海螺创业与华盛集团一直以来的长远目标。
海南华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是海南省著名的现代综合型工业企业,产业涉及水泥、商砼、新材料、板材、物流、供应链管理、光伏能源、商业管理等领域,企业年水泥生产能力1300万吨、商品混凝土年生产能力500万立方,年销售收入约70亿元,位居全国水泥行业三十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100家建材企业之一、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海南华盛集团运营总监王毅在大会发言致辞时说,水泥窑可同时协同处置多种固(危)废,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虽然处置固(危)废品种较多、品质差异大,可按其特性分类采取合适的工艺方案,可完全实现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无残留,无二次污染。
该项目除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外,还将建设成为工业旅游景点和环保教育基地,为建设美丽昌江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助力海南发展,打造无废城市。该项目建成后能实现把飞灰、油泥处置清洁生产和资源利用融为一体,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不仅可以解决垃圾焚烧飞灰处置、油泥处置的环保问题,而且可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实现了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这是海螺创业在海南的第一项目,未来我们还计划在海南落地更多环保型项目,助力海南建设无废城市。4月12日,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与海南华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签署海南昌江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项目,及油泥资源化利用项目合作协议书,标志着海南首个处理固危废水泥窑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未来,岛内的固危废将实现本地消化。
此次战略合作的成功推动,也明确表达了两家企业响应自贸港建设政策,坚持绿色生产,不断优化产业形态,积极进行产业转型的态度和决心。完全做到吃干榨净,综合利用。据了解,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节能环保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世界领先的生活垃圾处理、固废危废处置、餐厨垃圾处理、黑臭水体治理、余热利用、装备制造等技术,公司已在国内外拥有200个环保类项目。据介绍,此次双方合作的高科技环保型产业项目将在昌江县投资建设10万吨/年飞灰处置和5万吨/年油泥资源化利用项目。
海螺集团董事、海螺创业董事长郭景彬说,目前,中国水泥产量占世界的56%左右,中国的水泥行业水平,远远领先于国际水平。水泥窑处置危废的适应性极强,危废46大类中,除了医疗废物、爆炸性废物、含汞废物、石棉废物4大类不能处置,其他42大类实现可全部或选择性处置。
据介绍,双方强强联合,创建海南环保项目新标杆海螺集团董事、海螺创业董事长郭景彬说,目前,中国水泥产量占世界的56%左右,中国的水泥行业水平,远远领先于国际水平。
据介绍,此次双方合作的高科技环保型产业项目将在昌江县投资建设10万吨/年飞灰处置和5万吨/年油泥资源化利用项目。海南华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是海南省著名的现代综合型工业企业,产业涉及水泥、商砼、新材料、板材、物流、供应链管理、光伏能源、商业管理等领域,企业年水泥生产能力1300万吨、商品混凝土年生产能力500万立方,年销售收入约70亿元,位居全国水泥行业三十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100家建材企业之一、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水泥窑处置危废的适应性极强,危废46大类中,除了医疗废物、爆炸性废物、含汞废物、石棉废物4大类不能处置,其他42大类实现可全部或选择性处置。据了解,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节能环保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世界领先的生活垃圾处理、固废危废处置、餐厨垃圾处理、黑臭水体治理、余热利用、装备制造等技术,公司已在国内外拥有200个环保类项目。据介绍,双方强强联合,创建海南环保项目新标杆。完全做到吃干榨净,综合利用。
4月12日,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与海南华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签署海南昌江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项目,及油泥资源化利用项目合作协议书,标志着海南首个处理固危废水泥窑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未来,岛内的固危废将实现本地消化。同时,坚持绿色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是海螺创业与华盛集团一直以来的长远目标。
该项目除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外,还将建设成为工业旅游景点和环保教育基地,为建设美丽昌江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助力海南发展,打造无废城市。此次战略合作的成功推动,也明确表达了两家企业响应自贸港建设政策,坚持绿色生产,不断优化产业形态,积极进行产业转型的态度和决心。
该项目建成后能实现把飞灰、油泥处置清洁生产和资源利用融为一体,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不仅可以解决垃圾焚烧飞灰处置、油泥处置的环保问题,而且可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实现了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海南华盛集团运营总监王毅在大会发言致辞时说,水泥窑可同时协同处置多种固(危)废,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虽然处置固(危)废品种较多、品质差异大,可按其特性分类采取合适的工艺方案,可完全实现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无残留,无二次污染。
这是海螺创业在海南的第一项目,未来我们还计划在海南落地更多环保型项目,助力海南建设无废城市在种植过程中注意以种植本土树种为主,充分考虑各树种生长特性,造林地土壤、水深、盐度、高程、风浪、地势等因素,科学种植,合理布局,植后加强管护及补植,造林生长良好,成效显著。近日,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核证碳标准开发和管理组织Verra的评审,成功注册成为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Verified Carbon Standard,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limate, Community and Biodiversity, CCB)的红树林碳汇项目,该项目同时也是首个成功开发的蓝碳碳汇交易项目。近年来红树林的保护修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下称SEE基金会)与开发方已签订意向协议,购买该项目签发的第一笔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项目收益将用于修复红树林的管护和社区参与等,维护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效果。该项目的成功开发为实现红树林修复项目产生碳汇等生态价值提供了范本,对于吸引资金投入红树林保护修复、推动海洋碳汇经济发展、助力海洋碳汇碳中和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海洋三所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负责项目设计和碳汇量调查,并组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环保桥(上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等认证和咨询机构一同参加项目开发。在上级部门及地方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多年来保护区管理局在加强红树林保护的同时,大力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工作。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省西南部的湛江市,沿雷州半岛1556公里海岸线呈分散多片(块)状分布,保护区总面积20278.8公顷,其中区内红树林面积7228公顷,是我国大陆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具有很强的碳汇能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发挥着维持生物多样性、防灾减灾和维持社区生计等重要作用。
保护区红树林湿地早在2002年被确定为国际重要湿地,是我国南方湿地资源的精华,在净化海水、调节气候,保护海岸、防灾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保护区管理局是碳减排量所有者,授权海洋三所全权进行碳汇项目的开发。项目于2019年发起,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下称海洋三所)与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完成。国际社会努力挖掘红树林等滨海湿地蓝碳在增汇和减排中的作用和价值,推动蓝碳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蓝碳及蓝碳生态系统的价值。
本项目将2015年至2020年期间保护区管理局依托麻章岭头岛退塘造林、湿地恢复工程等项目种植的380公顷红树林产生的碳汇按照VCS和CCB标准进行开发。保护区内红树林种类有15科25种,主要树种有白骨壤、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树
红树林具有很强的碳汇能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发挥着维持生物多样性、防灾减灾和维持社区生计等重要作用。目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下称SEE基金会)与开发方已签订意向协议,购买该项目签发的第一笔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项目收益将用于修复红树林的管护和社区参与等,维护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效果。
近年来红树林的保护修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项目于2019年发起,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下称海洋三所)与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完成。
本文由一石二鸟网中国组织人事报聚焦镇雄丨身入心至解民忧一石二鸟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宁波空管站技术保障部完成塔台设备布局调整”